癌症早中晚期如何区分?中药作用各不相同,中医一次讲清楚
我们常听到的癌症早期、中期、晚期,是一种通俗的分期方法,这种说法病人和家属容易听懂。那么,癌症早中晚期如何区分呢?

癌症早期:指的是Ⅰ期,肿瘤的体积不大,局限在原发组织内,无转移、无浸润的情况,一般全身情况良好,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人的体力良好或稍差,表现不明显。
癌症中期:指的是Ⅱ期,出现局部浸润,侵及发病脏器各层,并累及邻近组织,有局部症状或症状明显,身体状态尚可,体力稍差。
癌症中晚期:指的是Ⅲ期,出现局部以及近处转移,广泛侵犯原发器官和邻近组织、器官,但无远处转移,身体状态变差,体力明显下降。
癌症晚期:指的是Ⅳ期,肿瘤体积大,肿瘤出现远处转移,肿瘤体积大,出现远处转移或广泛扩散,病人症状严重,身体状况很差,甚至出现恶病质。
在病理学上,癌症早期就是指体内的癌细胞比较局限,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不会发生转移。而癌症晚期恰恰相反,在发现的时候体内癌细胞已经发生了局部转移或者近处转移了。这个也可以视作为区分癌症早期和晚期的界限。一般情况下,癌症如果处于早期,那么只要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癌细胞完全有可能得到一定的抑制,基本也不影响寿命。但如果处于晚期,治疗起来要比早期要麻烦一些。

对于癌症早期,患者整体身体状态许可,常应强调先以手术、放疗、化疗等措施为主。尽可能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消除可能的隐患。与此同时,中医药可积极配合,既能对这些创伤性治疗措施起到“减毒增效”之功,又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整其免疫力,积极防范复发与转移。前者着重于短线效果,调整免疫和防范复发转移则是着重于长期利益。
对于中晚期特别是晚期患者,短线治疗的目标为首先消解症状,改善或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尽可能控制癌症的进一步发展。能稳定下来就算上策;能稳定的同时,癌症明显缩小或有所消失,更是上上策;即便暂时不能稳定,但发展趋势明显减缓,也是值得庆幸的,再加一把力,很可能就稳定住了。而长线所追求的,当然是进一步控制或减缓癌症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癌症治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越到中晚期,患者的求生欲望越强烈,越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我们接触过大量这样的患者,我们尊重患者对生的渴求,但决不轻易“纵容”他们的治疗要求。因为很多中晚期癌症患者在过度治疗之后,不仅没能延长生命,剩下的日子反而过得十分痛苦。更为沉重的是,为了挽救生命,有的患者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倾家荡产,最终患者带着负罪感离去,给亲人留下生的负担。治病是为了救人,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非但没有因“治病”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而恶化;生存期也没因“治病”得到延长,那么,患者又何苦为“治病”最后落得人财两空呢?
总之,中晚期癌症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重点应放在调动患者本身的积极因素,抑制肿瘤发展,改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上。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争取其良好康复。“带癌生存”的目标追求也是很有价值的聪明选择。饮食起居同于常人,病情稳定,5~10年可长期生存,人瘤“和平共处”,甚至逐渐康复,未尝不是患者长期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