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瘦是癌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家脑海中癌症病人总是瘦瘦弱弱、弱不禁风的样子,尤其是晚期癌症瘦弱到许多病人已无力起床,已可从肢体皮外明显看到骨的轮廓。

确实,恶性肿瘤病人鲜有体型肥胖的,生病前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人患了癌症之后也会逐渐消瘦,体重下降。消化道肿瘤病人消瘦的居多,比如胃癌、食管癌、肝癌。而所有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都有可能出现消瘦,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最终发展到恶病质。癌症患者,一旦出现消瘦的迹象,就会乏力、贫血、精神差,对治疗耐受性差,生活质量严重降低,而且生存期也变短。

癌症患者消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癌症无疑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大约1/5的病人最终因营养不良、逐渐消瘦而死亡。肿瘤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能量要比机体正常组织消耗多得多,再加上这个时候随着病情的发展,当肿瘤侵犯消化道,或者因局部疼痛或肿瘤压迫堵塞等原因,不少患者会出现食物难以下咽,食入即吐的情况,再加上胃肠道功能紊乱,使营养吸收减少,蛋白质合成减少,肿瘤对糖利用率增加及脂肪代谢紊乱,都加重了肿瘤患者的消瘦。早期肿瘤的体积小、数目少,消瘦多不明显,越晚情况越不好。消瘦的风险在消化道肿瘤中最为明显,食物补充跟不上。比如胃癌病人,早一些肿瘤就可能有胃痛、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人吃饭就不太好,如果手术切除部分胃、或全胃,饮食影响避免不了。

同时,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对病人的创伤也很大,癌症,肯定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治疗的,而这些治疗,也是引起患者消瘦的关键因素之一,像消化系统手术,比如胃切除术、肝、胆手术;后者放射线对消化器官的直接照射、化疗药物引起的中枢性呕吐和消化道粘膜的损伤,更是造成严重食欲不振和消化吸收障碍,这样时间久了,患者难免会正气不足,逐渐消瘦。

情绪因素也可加重患者的消瘦。在发生癌症后,很多人都很害怕,恐惧,所以压力很大。如果不能及时调治,这些负面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机理影响消化系统的运动,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导致食欲下降,时间久了,患者便会出现营养不良、身体消瘦等症状,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又不断地提醒患者肿瘤的存在和死亡的可能,很容易导致负性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经过治疗后体内病灶消失,这段时间病人一般不会消瘦或者不会明显消瘦,但是体内有癌症肿块或者治疗后复发,癌细胞会同其他组织争抢营养,它的能力要高于其他组织细胞许多,这样若肿瘤所需营养大于补给,形成负平衡,人就表现为体重减轻、消瘦了。由于营养补给、肿瘤消耗和癌症治疗效果等多方面存在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病人多久才慢慢消瘦,这没有具体的时间,但患者如果明显消瘦,多数基本上已经处于癌症的晚期。

高达80%的晚期癌症患者存在体重减轻和消瘦的问题。短期内体重严重下降,又被称为恶病质,一般还会合并存在乏力、贫血、疲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比较差,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生存期普遍较短。

最近的数据表明,在不考虑疾病部位、分期或体质状况的情况下,体重持续减轻超过2.4%就会显著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研究发现,体重下降者的生存期会比体重正常的减少一半。当体重下降超过了18%时,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癌症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有针对性的癌症患者制定合理的营养补充方案:要是癌症患者可以正常吃饭,那就遵循治疗癌症患者营养不良的饮食原则,主要为高能量、高蛋白、软食易消化、少食多餐。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可以多吃一些鱼虾、瘦肉、鸡蛋牛奶之类的食物,这些食物当中的营养成分是比较丰富的,同时,注意避免那些对病情不利的食物,比如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类的食物。对于营养不良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单纯的饮食调理,多半是不行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癌症患者的消瘦,是癌症的发展导致,是癌症进一步发展的外在表现。要针对每位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这样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防止患者进一步消瘦,阻止病情恶化。中医药治疗呢,在癌症的康复中的作用不单是一种扶正,一种强化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脏腑气血功能的梳理,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人体内部的一种全新的平衡状态,从而改变患者体内癌细胞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防止复发转移情况的出现,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体重,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