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选择手术,切得越多越好吗?事实并非如此
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但是随着医学不断进步,人们治疗肿瘤不再是“一切了之”,而变成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内分泌、中医药等多种手段合理应用的综合治疗,最终目的是让病人生存时间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很多患者得病后都会选择手术,手术时会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手术需要切除范围多大的正常组织?这个并没有定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一种癌症的生物学行为不一样,发生周围浸润的程度不一样。在临床上面,是根据临床经验,根据既往的病理结果,来判断应该切多少。
有些患者会说,那医生可不可以多切一点,这样就可以保证切缘呈阴性了。从理论上说是这样的,但是不能切得太多,以乳腺癌为例,如果你要做保乳手术,切得太多,那么乳房的外形就会受到影响,保乳的效果就不好了。同时,有时手术范围越大,并发症也会越多,死亡率相对增加。肿瘤手术应该以彻底切除肿瘤和应该清除的淋巴结为治疗原则,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切除的范围越大,清除的淋巴结越广越好、超出范围的扩大手术,有时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反而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导致非常不好的后果。手术范围越大,并发症也会越多,死亡率相对增加。
特别地,对体质弱、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手术要求时间短,不能大面积地进行淋巴结清扫,要尽早结束手术,过长的麻醉时间会对这一些患者术后的康复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手术时间过长,并发症也就越多。尤其是进行开胸手术,如食管癌、肺癌等,在彻底清除肿瘤的情况下,越早结束手术对病人越有利。
还有一些情况不适合手术:非实体瘤或全身性肿瘤的患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还有一些晚期癌症患者,有恶病质,严重贫血脱水及营养代谢严重紊乱的患者也不适合手术;一些患者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等疾病,或有高烧发热、严重传染病的;肿瘤全身广泛转移、肿瘤切除比较困难者,如鼻咽癌、食道上段癌、舌根癌等;肿瘤向四周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手术无法切除干净者,如中晚期扁桃体癌、胰腺癌等
肿瘤治疗的特殊性还在于要考虑后续治疗问题,至少在目前肿瘤还未能彻底根治的情况下,要想到肿瘤复发和术后辅助治疗以及再次手术的可能。
一旦得了癌症,癌症患者的身体出现极大的痛苦、肿块、疼痛、消瘦、纳差、失眠,或出血,或浮肿层出不穷。癌症患者又大多具有恐惧、怀疑、紧张、忧虑、焦急、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癌症患者的这种病理、心理的恶劣状态很难去接受手术创伤的挑战。手术前给予癌症患者服用中药,不但可缓解症状,减轻病痛,并且可以恢复体力。在改善症状的基础上,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治疗的信心,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手术的考验。癌症患者手术后,服用中医药可迅速恢复手术后的种种创伤,如防止手术后伤口的感染发炎,促进伤口的愈合,迅速恢复胃肠功能紊乱,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加速体力恢复,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同时,对于预防肿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中医治疗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不仅能清除残留肿瘤细胞,改变癌细胞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复发转移的出现。对于年龄较大,术后身体虚弱,或者不能承受手术的患者,中医药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有效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