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中医总会谈起脾胃,这是为什么?暗藏什么样的玄机
随着癌症病情的发展,很多癌症患者都对食物没有多少欲望了,吃不进饭去。家人是非常着急的,因为吃不进饭就摄取不了充足的营养,身体会越发的虚弱,对于对抗癌症是非常不利的。中医上也认为,能吃饭是癌症治疗的基础,在这件事上要多加注意。在癌症的治疗上,中医总会谈起脾胃,脾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癌症的形成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但病机总不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则成癌”等。并且由于癌细胞分化差、生长快、浸润破坏脏腑器官,并且可以发生转移,导致患者机体代谢紊乱而出现食纳减少、乏力、出血、感染、发热等症状,最终使患者形成恶病质而致死。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脾胃衰惫,气血津液枯竭,正气大衰而致。所以,中医在癌症的根本治则上是从脾胃论治,增强机体抵抗癌毒的能力。
同时,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都有赖于脾胃的提供,如果脾胃功能运行失常,则气血、精微的生成、输布就会出现障碍,从而导致五脏六腑、四肢经络失去濡养、正气衰惫而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故中医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虚损,元气无所充养”“脾胃为养生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等。

从脾胃论治,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的饮食情况及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纳谷则昌,失谷则亡。中晚期癌症患者,大多数患者由于摄入不足.身体进入负平衡状态,另外癌细胞不断消耗人体正气,出现消瘦、乏力、食欲缺乏、神疲等以脾胃虚弱为主的症状。患者有十分胃气。就有十分生机,一分胃气,就只有一分生机,胃气就是胃口、食欲,也就是消化力,此时患者的胃气若得到改善。将会为后续的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
从脾胃论治,有助于癌症患者顺利完成放化疗。癌症患者经放化疗治疗后,病灶虽可缩小、减少,甚至消失,但就治疗过程的本质而言,又是一次损耗机体气血、正气的做法,患者常常呈现出一派虚象,如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此时脾胃的气阴耗伤,升降失司是其主要病机,从脾胃论治就是治疗的关键,通过调理脾胃,使患者饮食好转,精神转佳,加快正气的恢复,有助于癌症患者放化疗的顺利完成。所以从脾胃论治,是癌症患者完成治疗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调理脾胃后,患者体重增长,多数时候是一种好的迹象。因为体重下降,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影响是很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癌症是一种消耗性很大的疾病,癌细胞以无氧酵解的方式代谢,同样大小的组织,肿瘤组织消耗的营养物质是正常组织的数十倍,加上肿瘤本身以及治疗对病人营养摄入的影响,“供不足”而“耗太大”就会导致体重下降、消瘦。这对于患者身体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了。所以体重增长经常被中医看做癌症病情是否好转的指标之一。
脾胃不好,患者的食欲就会明显下降。如果癌症患者不想吃饭,就不要勉强他们,不要在饮食上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如果一顿吃不了多少,可以多吃几顿,选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癌症患者总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为了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加吃饭的次数。如果吃不下千万不要勉强,不然不仅癌症患者的胃会不舒服,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癌症患者吃不下饭,有可能是因为消化不好所致,所以在自身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能够促进消化。食物消化完全了以后,人们才有进食的欲望,在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运动的时候要适可而止,不要进行太过于剧烈的运动,也不要进行长时间的运动。
如果无法进食,可以选择比较有营养的流食,如果病情好转,可以选择比较好吸收的主食以及蔬菜水果。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及蛋白质消耗,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患者的厌食症状,运动的强度不能强求,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态来看。同时,可进行心理干预:有些病人是因为心情抑郁、肝气郁结导致的食欲差,这种情况下,可以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家属多关心病人,帮助树立抗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