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的治疗中,多数患者都绕不开化疗这种治疗方式。化疗之所以应用广泛,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比如当肿瘤患者身体允许的时候,化疗配合其他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清除癌细胞,特别是像一些消化道肿瘤,还有女性的乳腺肿瘤等,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在初期配合手术治疗,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但化疗的副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些患者也采用中医药的方式,来缓解化疗的副作用。但在平时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些患者,认为化疗不能与中医药同时使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来看,化疗对某一些癌症作用是比较大的,如常见的淋巴瘤、血液病和一些生殖系统肿瘤。化疗对于一些化疗高敏感性的癌症,化疗手段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治疗绒癌、小细胞肺癌等实体肿瘤上,化疗效率可达到80%以上。但是在它明显的效果下,还有着明显的副作用,这一点是所有人都清楚的。

化疗引起的常见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手足麻木、肝肾功能损害等等。具体来说,伴随化疗而至的经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身体衰弱:出现无力、精神萎靡、出虚汗、嗜睡。2.免疫功能下降:化疗药物可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3.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红细胞、血色素下降等。4.消化障碍: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5.炎症反应:发热、头晕、头痛、口干、口舌生疮等。6.心脏毒性:患者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等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7.肾脏毒性:有些化疗药大剂量可引起肾功能损害而出现腰痛、肾区不适。这时候中医药来缓解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有一些癌症患者的家属对于癌症治疗的认识不全面,觉得治疗的时候要么用中医的疗法,要么用西医的疗法。用中药的时候就不能用西药,用化疗的时候就不能用中医药的方法治疗。实际上完全不应该那么教条和古板。我们从临床实践中得到的结果恰巧是相反的。实践证明,在化疗的时候,如果配合中医药治疗,会有很大的好处。

化疗的同时,应用中医药减轻副作用,这是多年来被实践所证实的。中医药与化疗之间是没有冲突的,中药治疗应贯穿化疗的全过程。在化疗前,服用中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虚弱的体质,创造符合化疗的条件。在化疗过程中,可对化疗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缓解化疗的副作用。化疗的毒副作用常常使肿瘤患者无法承受连续的治疗,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设置间歇期,以待机体恢复。目前,西医在两次化疗间歇期,多半只是等待白细胞和肝功能等的恢复,或者用些升白剂,使这一期间成为治疗的空白期。

其实,这一期间的治疗十分重要。因为化疗期间整体免疫功能下降是无法避免的结果,化疗次数越多,药量越大,毒性(或损伤)就越大,免疫功能和整个机体状态也就越降越低,就越不能调控癌细胞的增殖,从而难以阻止转移复发。在放化疗间歇期,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中药来调理,抓住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和消除放化疗所引起的毒副反应三大环节。不仅可以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可大大降低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性。同时,在化疗结束后,服用中药可以继续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还有一些癌症患者,身体非常虚弱,已经不适合进行化疗了。有的患者会比较害怕,认为不能化疗就意味着自己快不行了,其实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没有什么“必须、一定”,只有“更适合”,哪些方法能让患者获得最大的临床收益就是最好的治疗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思维固化,认为必须要“按流程走”。癌症患者不能进行化疗了,还有很多更好的治疗方式可供选择。不要因为这个放弃希望,只有心怀希望,才有机会去战胜病魔。

治疗癌症的关键在于改变身体的内环境,切断癌细胞适宜生存的土壤,避免盲目崇尚“速战速决”、“斩尽杀绝”等观点带来的过度治疗,防止体内环境进一步恶化,真正强调在维护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控制癌瘤病灶。中药在这方面疗效显著,可以扶正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这也是临床治疗希望达到的目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