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手术切除后,一旦出现这些蛛丝马迹,要小心,可能复发转移了
恶性肿瘤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侵袭性、转移性。虽然肿瘤首次发现时进行了手术清除,术后也给予辅助治疗等手段进行巩固治疗,但仍然会有一部分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

手术可以把癌症病灶切除,为什么还会复发转移?得了癌症,表面上来说,癌症只是局部生长,而早期癌症肿块不大,理论来说,只要把肿块切掉,癌症也就解决了,更不会存在后续转移复发的问题。但实际做手术时,医生就算借助“腔镜”看得更近更清楚,但也看不到黏膜或者皮肤之下的部位,看不到隐藏的这座冰山有多大。因此,再高超的手术也是相对的,即使是早期癌症,也有复发转移的风险。
通常恶性肿瘤手术后两年左右是复发转移的高峰期,两年之后复发几率逐渐下降,五年之后复发转移几率很小,所以5年没有出现复发转移就称之为临床治愈。通常来说肿瘤术后三个月并不是复发转移的高峰期,如果术后三个月就出现转移,说明这个手术并不是根治性手术,没有达到根治的效果。

癌症复发转移大多也是“悄无声息”的、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发展可能有一些征象,需要警惕。首先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众所周知,肿瘤本身就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而癌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得更快,所以在生长过程中消耗的营养物质也比正常细胞多。此外,术后禁食、化疗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虽然体重下降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但治疗后,体重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尤其是变化幅度超过5公斤,就要提高警惕。
其次是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转移是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因此,肿瘤患者要关注身体是否出现淋巴结肿大,可经常检查颈部、锁骨上下、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第三,癌痛是肿瘤患者复发转移的一个重要症状,病灶可能侵犯神经或压迫组织而造成疼痛,超70%的癌症患者会遭受癌痛折磨。所以,我们需要对于一些新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持续性疼痛给予止痛治疗。
第四,发热。癌细胞生长速度较快,发生转移后部分癌细胞得不到充足营养供给而逐渐坏死。坏死的癌细胞会逐渐被身体吸收,使得身体出现免疫反应。癌细胞扩散时也会不停地释放介质,导致患者体温逐渐升高。所以持续发热也要引起警惕。
第五,患者复发转移时,还会出现阻塞征象。体内任何管腔内的肿瘤体增大,都会引起管腔变化,最常见的是管腔狭窄,更有甚者会造成管腔阻塞。如食管内肿瘤增大,会造成进食时吞咽困难、打噎甚至阻塞等;胸腔的纵隔肿瘤增大,就会使上腔静脉和心脏受到挤压而离位,造成静脉怒张,出现供血不足,导致心慌缺氧;气管和咽喉肿瘤增大,会压迫气管和咽喉部神经,从而出现气短和声音嘶哑、语不出声的征象;腹膜后肿瘤和前列腺肿瘤增大,会压迫输尿管,出现小便不畅或无尿等临床表现的征象。

如何预防癌症复发呢?增强自身的免疫系统,不要让癌症细胞再次有机可乘,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所以癌症患者在做完手术之后,一定要把提高身体免疫力这件事列入计划当中,可以多补充营养,也可以多参加运动,这样都是提高免疫力的好方法。
还别忘定期复查。哪怕手术已经成功了,但是该去医院做的复查一次也少不了。去医院做复查,可以看是否有癌症复发的苗头,也可以跟医生沟通一下近阶段的生活状态,以便医生做出调整。有些患者离开医院之后再也不想去了,就忽视了复查这件事,癌症复发了之后不受控制再想着去医院,这样通常都是晚了。
心态也非常重要。得了癌症之后,很多人的心态都崩溃了,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而这种负面的情绪会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在做完手术之后要想不复发,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些心态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的、阳光的、向上的。虽然偶尔可能会心态时常出现焦虑或者恐惧的情绪,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注意调整就好。
癌症患者在规范化治疗后,西医一般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但这段时间往往缺乏确切有效的抗复发转移的治疗手段或药物,但这段时间恰恰是预防癌细胞扩散比较好的时间段。在防止癌细胞扩散方面,中医“以人为本”、“整体观念”的疗法,在防范复发转移方面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癌症的扩散是在残余毒邪存在的基础上,正气进一步亏虚,正不抑邪,毒邪、淤血、痰浊相互胶结,加之患者对身患癌症的恐惧悲观情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治疗上,具体分析患者的不同情况,分辨病期早晚、病理类型,详辨虚实缓急,将扶正固本、祛邪攻毒、化痰散瘀、疏肝解郁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制定出恰当的治疗措施,改变癌细胞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预防肿瘤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