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抗癌,有时候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中医破除五大误区

​目前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癌症的治疗中,大家也认识到了中医药的作用,传统中医药在癌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中药在抗癌防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很多病人在选用中医药方面有着很多的误区,导致在抗癌防癌过程中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

中医药抗癌,有时候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中医破除五大误区

不要把中药当成最后救命稻草。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中药最好是提早介入,全程参与。在肿瘤手术过程中,中药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中药治疗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为放疗、化疗打最好的基础,在康复期,也应持续用中药进行治疗。但许多患者是在西医多重治疗以后,出现晚期的复发转移并且无计可施时才去寻求中医,这时候病人的全身功能状况已经衰竭,虽然中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但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不要在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再来抓住中药当“最后一根救命草”。只有提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保持机体功能稳定,解决患者在手术、放疗、化疗过程中带来的损伤及免疫力不足等问题。

还有一些癌症患者认为,得了一样的病,就可以照着药方抓药。在患有癌症之后,患者可能会加入病友群,在病友群内,如果有人分享了中药方,有些人就会参照药方抓药,心想反正得的都是一样的病,药方难不成还会不同。事实上,两个患有相同疾病的人,药方还真会有所不同。中医诊治患者的时候,需要通过诊断,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开出针对性的药方,这就是中医讲究的辨证施治。并且在患者复诊的时候,中医会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针对性地调整药方,所以开出的药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中医药抗癌,有时候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中医破除五大误区

在平时接诊的过程中,也有一部分患者偏信“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迷信蝎子、蜈蚣、蛤蟆等毒性较大的偏方,大量使用毒性药物抗癌,结果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曾有一名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后听信别人推荐使用了偏方,偏方中含有大量毒性药物,服药一个月后该患者面目俱黄,到医院检查发现黄疸指数很高,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还出现大量胸腔积液,使疾病出现恶化。由此可以看出,盲目“以毒攻毒”的做法不可取,盲目以“攻”为主的中医治疗方式并不适合肿瘤治疗,反而会损伤患者正气。

有的患者吃中药一味忌口也是不对的。“吃中药忌口”怕是很多肿瘤患者的共识,但实际上,肿瘤治疗期间不必过分忌口。相反,因为肿瘤是消耗性疾病,患者更应注重补充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当然,明确跟癌症有关的食物要适当忌口,比如乳腺癌患者要少吃肥肉等高脂肪含量的食物,胃癌患者要少吃盐,食管癌患者要少吃酸菜等,所有的癌症患者尽量不要抽烟喝酒,吃中药时尽量不要吃海参等等。

中医药抗癌,有时候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中医破除五大误区

还有一些患者感觉活血的药物好,确实,中医会选择活血化瘀的原则来辅助治疗癌症,但是要注意适应症以及禁忌症,有血瘀才能够选择活血化瘀。若是患者的肿瘤已经切除并且向其它部位转移是不能随意使用此类药物的,不然会导致身体越来越虚弱,甚至会激活了癌细胞,加快了转移以及复发的速度。

中医药的作用是贯穿于肿瘤病人的整个诊治过程中,甚至对于正常人在没有发现肿瘤时也可以积极使用中医药进行调治。中医讲究因时、因地、尤其因人制宜,因此在使用中医药过程中需密切随访,根据患者体质的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到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