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这些信号,都要牢记,可能预示着癌症已经发生了复发转移
许多癌症经过手术、或再辅以其它治疗,疾病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各种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但是,复发转移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让人提心吊胆的。复发转移大多也是“悄无声息”的、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发展可能有一些征象、癌症治疗后,我们要重点监测哪些部位呢?若发现哪些异常情况要引起重视呢?

1、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众所周知,肿瘤本身就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而癌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得更快,所以在生长过程中消耗的营养物质也比正常细胞多。此外,术后禁食、化疗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虽然体重下降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但治疗后,体重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尤其是变化幅度超过5公斤,就要提高警惕。
2、疼痛。骨、肝、脑是很多肿瘤都容易转移的部位,转移灶导致最多的症状就是疼痛,起初大多隐约,若较长时间、超过两三周没有明显缓解,做相应检查,比如腰痛查一下全身骨核素扫描,上腹部疼痛超声、CT查查,脑有没有转移最好查增强磁共振。
3、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和转移是肿瘤转移的常见方式。因此,肿瘤患者应注意体内是否有淋巴结肿大,并经常检查颈部、锁骨上下、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4、有的患者会出现阻塞征象。体内任何管腔内的肿瘤体增大,都会引起管腔变化,最常见的是管腔狭窄,更有甚者会造成管腔阻塞。如食管内肿瘤增大,会造成进食时吞咽困难、打噎甚至阻塞等;气管和咽喉肿瘤增大,会压迫气管和咽喉部神经,从而出现气短和声音嘶哑、语不出声的征象。
5、肿瘤血管异常易出血,若发现痰中带血、涕中带血、呕血、黑便、尿血等情况,需要注意。出血原因较多,要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比如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等。

癌症患者术后需要严密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主诊医师通常会给患者制定一个随访计划,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比如说肺癌,在最初的2年,每3个月检查一次,随后每年一次;结直肠癌,在最初的2年,每3-6个月检查一次,随后每6个月检查一次,共5年。检查项目通常包括体格检查、血液肿瘤标记物、CT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消化道肿瘤患者还包括胃镜、肠镜检查。体格检查、血液肿瘤标记物、B超等这些检查可以经常做一做,而CT、内镜等检查间隔时间相对要长一些。
一旦CT等检查发现有转移灶,这时通常还需要做一个穿刺病理学检查,以明确是否是转移,或者是不是第二种肿瘤,防止误诊误治。PET-CT检查虽然可以了解全身转移的情况,但并不作为常规检查使用,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目前癌症治疗理念和原则是综合性治疗,也就是说仅仅使用单一的治疗手段,癌症复发转移的几率较高,尽可能通过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比如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等等,经过综合性治疗,癌症复发几率可以明显下降。其中中医药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上。中医认为“正不抑邪”,是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后,体内仍有可能存在微小的肿瘤病灶,即中医所谓的“余邪”;加之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即中医所谓的“正虚”,随着正气的耗散,正虚进一步加重,癌毒的致病力超过正气的抗病力,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癌毒发生扩散,从而出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中医药治疗不只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祛除肿瘤生长的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功能,平衡阴阳,激发人体自身正气,达到强身壮体、祛除病邪、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