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骨转移的三大误区,千万别踩坑,密切关注这些转移表现
在很多人的想法里,癌症只要发生骨转移,就意味着癌症到了终末期了,治与不治都一样,不会有任何的改观。还有人认为只要癌症晚期都会骨转移。其实这都是大家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癌症骨转移就意味着癌症进入末期?当然不是!一旦出现骨转移,很多患者认为癌症已经进入末期,治疗与否都一样,有的甚至放弃治疗。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骨转移并不是癌末期的宣判。骨转移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治疗,生存期越来越长,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甚至有的患者可重新工作。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目标就是,减轻疼痛,预防或者减少、推迟骨相关事件发生。
还有一些患者认为,癌症晚期都会骨转移。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晚期都会发生骨转移,关键是看什么肿瘤。发生骨转移最常见的癌症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虽然其骨转移发生率高,但也不是这几类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会发生骨转移。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肝癌发生骨转移的几率不高。
出现骨转移就会疼痛吗?我们要知道,不是发生骨转移就会出现骨痛,骨转移到后期基本都会出现剧烈骨痛,但骨转移早期并非都表现为疼痛。临床上,有些人因为骨疼才发现骨转移,但有些人没有疼痛,而是因为骨折才发现骨转移。

癌症为什么爱往骨头上转呢?因为骨髓是我们造血系统存在的部位,因此必须要有血液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把血液成分送入血液之中。当血液经过癌症组织的时候,就会带走部分癌症细胞,送到骨髓当中去,从而导致骨转移。骨髓当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比较丰富,较为适合癌细胞的生存以及繁殖,当癌细胞留在此处的数量比较多,超过了骨细胞对它的消灭时,就会导致癌症的骨转移发生。而且骨头比较致密的环境,也不利于免疫系统对癌症细胞的杀灭。
如何发现癌症骨转移呢?骨转移早期因转移瘤小、破坏范围小多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转移瘤增大增多,症状也就明显了,逐渐加重的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脊椎骨转移时可表现为腰背酸困、胀痛,股骨转移有局部固定的疼痛点,肋骨转移也可能有胸壁固定的疼痛点等等。骨转移最常发生在脊椎骨,尤其是腰椎,发生率占所有骨转移的50%多,有些肺癌、乳腺癌病人首发症状就是腰痛,其次是股骨、骨盆,肩胛骨、肋骨也是容易发生问题的骨骼。
同时,还会有压迫症状。骨转移不但会影响到骨组织,还可能会危及周边的神经。比如癌细胞转移至脊柱,会损害到神经,并压迫到神经根或脊髓马尾,使患者出现感觉减退、根性神经痛、大小便失常、麻痹,严重者还会出现瘫痪的症状。
骨转移时还会发生骨折。癌细胞转移至骨组织,会破坏该部位的骨组织,导致骨质流失,使骨骼变得脆弱。轻微外伤或咳嗽都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椎体骨、肋骨等部位出现骨折的情况比较多见。不少癌症患者在骨折之后,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身上的肿瘤已经发生骨转移。
还会有一些全身的症状。骨转移引发的症状不仅发生在骨组织,还会发生在全身上下。骨转移可能会引起贫血、乏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另外,由于癌细胞不断损害骨组织,使钙质流失到血液中,所以骨转移还很容易引起高钙血。骨转移的后期,患者因为身体虚弱而需要长期卧床,因而还会出现肺不张、压疮、血栓等等。

骨转移无疑是疾病晚期的征象,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相应的全身抗肿瘤治疗、止痛治疗等综合措施。从中医上看,骨转移癌归属于“骨瘤"、“骨蚀”等,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正气虚为其本,痰淤邪毒互结为其标,故治以温肾壮骨止痛,散结解毒,扶正祛邪为主。在骨转移中医治疗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患者过有质量的生活。要控制住症状,让病人舒适生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为病人止痛,同时,要用中药来干预骨骼被破坏的过程。骨转移多见于晚期癌症病人,其病机以虚为主,而抗癌西药多对人体正气有所损伤,病人不能耐受,所以治疗骨转移应着重补虚,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祛除癌毒的目的。同时,中医药在提高生存质量,恢复骨质损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也有独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