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饭就有希望,中医为啥对癌症患者说这句话,道理很多人不知道

​很多癌症患者看中医时,都会听中医讲,要健脾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中医来讲,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康可以保证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有充足的营养,使人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免疫力增强,免疫力增强以后抗病能力同样增强,如果癌症患者看住脾胃,让脾胃好起来,吃进去的饭和喝进去的中药都能得到很好的吸收,发挥其作用,那么治疗就有希望。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讲,就是能吃饭就有希望。

能吃饭就有希望,中医为啥对癌症患者说这句话,道理很多人不知道

临床观察可见,一般脾胃功能较好的癌症患者生存期也较长,脾胃功能差的则生存期较短。癌症患者在治疗上,中医通过健脾益胃能减轻消化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和其它治疗的毒副反应,并能保证放、化疗的顺利进行。此外,癌症的复发、转移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通过调理脾胃,增强机体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可防止癌症复发、转移。不适合手术、放疗、化疗的癌症患者,通过调理脾胃及其它中医治法,可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

能吃饭就有希望,中医为啥对癌症患者说这句话,道理很多人不知道

对于晚期的癌症患者,通过调理脾胃,减轻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人依赖脾胃消化食物所化生的营养而生存。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应本着带瘤生存的原则,以保存胃气为要,正如李东垣所说:“人以胃气为本,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在调理脾胃用药方面,癌症患者多数存在疲乏无力、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纳食减少等脾虚症状。手术耗气伤血,使消化功能减退,放化疗及大剂量长时间的应用苦寒中药,都可以使脾胃受损。脾胃功能减退除导致营养不良外,还会加重患者精神负担。所以在辨证治疗,遣方用药时,尽量选用药性平和之品,如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八月札等,避免用大辛、大热、大苦、大寒及滋腻之味。

能吃饭就有希望,中医为啥对癌症患者说这句话,道理很多人不知道

同时,也要注意到,大部分癌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虚不受补,调理脾胃的过程中不宜乱补、蛮补、骤补,否则轻则加重脾胃负担,重则重伤脾胃,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开始用药宜小剂量,循序渐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