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需要做多少次化疗?到晚期还能化疗吗?这些你可能不知道
化疗是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虽然其发展史仅半个世纪左右,和手术、放疗相比要短,但是应用却相当广泛,约80%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在使用化疗。化疗的副作用比较大,它在打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带来呕吐、脱发、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化疗的使用大有讲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效力和减低毒性,做到“充足用药、及时停止”。

化疗次数多少为合适呢?临床上,包括网上很多肿瘤病人或家属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化疗次数不一样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化疗的目的是抑制肿瘤防止其扩散和转移。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效果,很多人都误以为化疗次数越多越好,即使有什么身体反应也强忍着不说,随后反而适得其反,导致病情加重。
其实癌症化疗次数一般是根据癌症病种、病期、病人的一般状况等多因素决定的。既往通过长期、大量病例总结,人们大致找出一些规律,如乳腺癌术后建议进行4至8周期化疗。肺癌术后可进行4至6个周期化疗,肠癌术后需要化疗3到6个月,卵巢癌需进行十几个周期的化疗。但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患者体质较差,则需适当缩短时间、减少用药。若肿瘤具有高危险因素,如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晚、肿瘤生长快等,则需追加更多的化疗次数。
同时,化疗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要考虑多方面,其中癌症处于哪个阶段,出现的癌变是否对化疗这种治疗手段敏感以及患者的身体耐受程度,都决定化疗这项治疗方法是否可以进行。有的人没有综合考虑,觉得利用化学药物可以消灭癌细胞,只要出现癌症后及时化疗就可以,殊不知方方面面要考虑到位,才能通过化疗取得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伤害。

癌症患者要不要化疗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呢?一是化疗对病人生存时间有什么样的帮助?比如,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是肺癌常见的一种肿瘤急症,小细胞肺癌多一些,处理吗?若不治疗病人颜面患侧上肢肿胀、胸闷气短、脑淤血水肿等等,威胁病人生命!化疗对小细胞肺癌有效率很高,常常会很快缓解威胁。如何预估化疗对病人的获益?参考现有的指南、共识,这些都是以往的临床大数据,客观结论。
二是病人真实意愿,癌症晚期考虑更多的是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一些治疗获益可能小的情况下,病人有化疗的意愿可以试试治疗效果,若病人很反对、不愿受折磨,也就不尝试了。
三是治疗花费,费很多钱获取的生存时间很短,抗肿瘤治疗意义可能就不是很大,经济能力是治疗前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各家有各家的实际情况。
癌症晚期患者出现以下四种情况,则不要再化疗了:第一,患者消瘦,营养状态严重不良,重度贫血,此时一定不要选择化疗,因为患者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抵抗力接近崩溃边缘,此时化疗,除了增加患者的痛苦,毫无利处,更不可能起死回生。第二,患者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此时同样不能化疗,因为化疗药物是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所以本身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医学上如果肝肾功能无法达到安全的范围,是禁忌化疗的。第三,患者白细胞低,血小板低,凝血功能异常,更不能化疗,化疗会抑制骨髓,导致雪上加霜,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第四,合并严重感染的晚期癌症患者,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感染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且发生感染,往往很难控制,在感染状态下,也不能进行放化疗,因为后者会导致免疫力更低。

在化疗时,采用中医药减轻化疗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中医治疗癌症不是从某一个肿瘤病灶入手,而是从患者整体着眼。中医采用辨证施治,根据不同情况,如气虚、肾虚、脾虚、肝胃不调等等,采用个体化的一些治疗方法。使用中医药治疗后,可以减轻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毒副作用,缓解患者病痛,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癌症中晚期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身体免疫系统被癌细胞浸润、侵蚀,不适宜采用激烈的治疗手段,可以选择中医治疗。
中医可以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受损的免疫系统还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降低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促进机体状况改善。可以稳定病情,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实现“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