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液质,癌症患者最害怕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癌症恶液质是一种以短期内人体重下降、厌食、营养不良、乏力、衰竭、脂肪和肌肉群进行性消耗和脏器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它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据统计,约有50%晚期肿瘤和80%终末期肿瘤会发生恶液质,这也是导致癌症病人体质虚弱和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恶液质,癌症患者最害怕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当癌症患者的病情快速进展时,由于癌细胞的过度分裂,失去控制,代谢过旺,往往会增加对人体营养物质、有机物的吞噬和消耗。一边是癌细胞疯狂掠夺营养物质,另一边是患者食欲下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久而久之,癌症患者就会出现极度消瘦、全身代谢改变,出现一种称之为癌症恶液质的并发症。

恶液质的三个最重要的特点:骨骼肌持续丢失、常规营养支持不能完全缓解、功能损伤。一些中晚期恶液质患者体重下降往往难以纠正,死亡率极高。恶液质主症为消瘦、食欲下降、神疲乏力。同时由于发病部位不同,癌症种类不同,患者体质不同,还可出现疼痛、梗阻、出血、发热、腹胀、腹泻、便秘等各种症状。癌症一旦发展到恶液质.手术、放射、化疗都难以施行。

中医在治疗此类患者时,强调补益脾肾在治疗中的主导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运则全身得以荣养;肾为先天之本,精气藏焉,重视补益脾肾,先后天之本不败,则能促进各脏虚损的恢复。具体辨证上,要以气血阴阳为纲,分清脾肾气血阴阳何者亏虚为治疗的主攻方向。用药要注意两点:一是补血必兼补气,益气生血;二是补阴补阳中,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同时,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即抗肿瘤中药的应用。中医运用辨证论治,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其治疗恶液质的同时亦可通过多靶点、多机制治疗原发肿瘤,可以达到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抑制肿瘤复发转移、姑息治疗等目的。

恶液质,癌症患者最害怕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通过一个病例来分享一下。患者,男,因重症肌无力发现胸腺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胸腺瘤,穿透包膜,与周围无粘连,术后未行手术及放化疗。后原位复发,行放疗后病灶缩小,后又反复不明原因发热,治疗后发热均未能控制,仍持续发热,形体极度消瘦,骨瘦如柴,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寻求中医药治疗。

患者当时极度消瘦,持续发热中,卧床不起,乏力,关节肿痛,手足心热,纳差,少苔,脉细数。患者久病体虚,脏器损伤,耗伤人体气血阴阳,当属虚劳之病,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理论,治以养阴清热,扶正抗癌,用药:黄柏、砂仁、甘草、天冬、太子参、生熟地、生芪、肉桂、知母、泽漆、肿节风、炙鳖甲、升麻、鹿衔草、鬼箭羽等,用药一段时间后,发热次数减少,较前改善,可起床活动,关节肿痛,饮食略有改善,形体仍消瘦,痰多,舌红苔黄,脉数。患者发热虽有改善,但仍有发热,继续辨证加减用药,患者发热症状很少出现,能起床活动,饮食改善,体重增加,基本达到控制发热的目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恶液质,癌症患者最害怕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如果有恶液质倾向,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预防恶液质,首先是营养干预,在患者还可以进食的时候,主张少量多次、易消化、高蛋白的饮食,如鱼类、乳制品等,最好选患者自己喜欢的口味;但不推荐辛辣和过咸的食物。也可以使用运动结合营养干预的模式来治疗。恶液质患者容易产生疲劳现象,患者为了保存体力会减少活动量,但是这反而会导致身体的适应能力和运动能力下降。因此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自己的症状,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

许多患者只有在西医疗法都无效的时候,才会考虑中医中药。这是错误的,中医药的作用是贯穿于肿瘤病人的整个诊治过程中,甚至对于正常人在没有发现肿瘤时也可以积极使用中医药进行调治。中医讲究因时、因地、尤其因人制宜,因此在使用中医药过程中需密切随访,根据患者体质的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到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