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术放化疗后进入康复期,如何避免营养不良?中医经验分享
以往,人们对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重视程度不够,体重减轻、消瘦或许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随着癌症治疗观念不断地深入,营养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癌症患者如果发展到后期,是容易引起营养物质代谢紊乱的,就比如有一部分癌症患者对糖类的消耗是正常人的7倍以上,因此往往会导致糖类消耗过多,储存量下降。这一类患者的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氨基酸,迫使身体内的蛋白质以及大量的组织成分丢失,因此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会迅速加重。不仅如此,患者身体中脂肪合成也会迅速减少,就很难控制身体状态。
营养不良病人的预后要差一些,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差,也可能有比较多的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伤口愈合慢,同时治疗费用也会增加。
营养不良会导致病人对手术、放化疗等治疗的耐受性不够,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病人或许存在恶心、呕吐、乏力等情况,生活质量也会下降。长期营养不良,病人免疫力也是低下的,健康人群自身免疫系统可消灭10万个癌细胞的病灶,而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就不行了,与病人生存时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那么,如何判断癌症患者是否营养不良?可以看体重的下降幅度,如果3个月下降5%,就说明身体到了消瘦的状态。看进食的情况,短期内饮食量持续下降,只能吃少量食物,或者只能吃流质食物。是否出现了吞咽困难、恶心、呕吐、早饱、腹泻、咽喉疼痛、烧心等症状。是否疲乏无力、活动受限,甚至只能卧床。
同时,营养不良不是简单地“瘦”,身体消瘦、体重下降只是营养不良的一个主要方面,主要是肌肉消耗能量过多,导致病人肌肉萎缩,包括呼吸肌在内。蛋白质缺乏也是营养不良的主要方面,多表现为水肿。癌症病人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既有肌肉消耗也有蛋白质缺乏。
营养不良,大家要多吸收营养。但是生活中一些患者对饮食补充营养存在很多认知误区。有一些癌症患者认为营养越好肿瘤长得越快,不吃就能饿死癌细胞,这是非常错误的。对人体而言,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都需要足够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而一旦癌症患者营养不良,肿瘤细胞就会通过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来生长,反而会造成人体短时间消瘦、营养不良、恶病质等并发症,由此可见,“营养越好肿瘤越大,不吃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并不科学。
还有一些癌症患者盲目忌口,荤腥不沾,认为全素最好。癌症患者需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但这并不代表荤腥不沾,也并非要患者全素饮食。蔬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患者补充维生素等物质。但其中蛋白质含量较少,蛋白质是我们身体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癌症治疗期间,保障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尤为重要。而肉食可以帮助癌症患者补充蛋白质。所以,若癌症患者只吃素,营养很难补充到位,容易加重营养不良的症状,进一步促进各类并发症的发展,阻碍抗癌治疗,明显弊大于利。
补充营养最好的途径就是吃,若是不愿、不想吃,多一些鼓励,比如做些可口的饭菜,颜色丰富些,有人喜食辛辣刺激,也可以稍微增加一些,没必要限制苛刻!还可以多次吃饭,“强迫”吃饭。

癌症患者营养不良与疾病本身和饮食都有一定的有关系。癌症晚期没胃口、不想吃饭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继而病人的营养状况令人担忧,消瘦、体重减轻、乏力等一系列症状就会出现了,病人的免疫力随之下降,肿瘤可能就占了上风,对病人生存时间也就产生威胁。食欲不振不同于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对病人产生的痛苦紧迫,往往被忽视,但造成的后续影响是比较大的,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厌食-营养不足-恶病质,是肿瘤患者最常见、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癌症患者食欲不振是多因素造成的,与情绪、肿瘤代谢物、体力状态、治疗副作用以及其它不适等都可能有关。中医药治疗癌性厌食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为基本原则,所用中药主要以补虚、理气、化湿和利水渗湿类为主,使正气恢复,从而增强免疫力,解决患者出现的症状,在治疗癌症的同时改善食欲,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