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中医药什么时间段介入最为适合?又有哪些优势
有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接受过中医药治疗,都或多或少获得一定益处。那么,在疾病的什么时机采取中医药治疗效果最好呢?
我们强调,中医药在癌症治疗过程中要“全程参与”,不是去选择有效的、合适的西医治疗。比如胃的早癌,可以在胃镜下微创治疗。而很多早期癌症,当然首先选择外科手术。那中医药的“参与”怎么理解?就是要适当、适时配合中药治疗。

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尤其在以下三个阶段介入较为合适:
1.西医治疗的同时
在癌症治疗中,中医与西医是相辅相成的。西医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直接杀灭癌细胞或清除癌组织,但是具有容易扩散和转移、毒副作用大以及容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这时候,中医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中医可以减少西医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放化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西医规范化治疗后
在完成手术、放化疗等西医规范化的治疗之后,中医的介入一方面可以缓解副作用,减少脏器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癌症扩散、转移和复发的风险,巩固治疗效果。同时,通过调理脾胃、补益肝肾,中医可以改善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少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最终达到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的目的,加快恢复。
3.癌症晚期阶段
癌症晚期患者大多数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体内的癌细胞发生了扩散和转移,已经无法进行手术,可以通过中医的介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医治疗是对患者进行整体的调治,所以大多数肿瘤患者都适合中医药治疗,以下五类人群尤其是:一、高龄患病人群;二、无法接受放化疗的患病人群;三已完成规范的放化疗,瘤灶依然明显存在的患病人群;四、放化疗等常规治疗无效的患病人群。五、中晚期没办法手术的病人。
中医在肿瘤的治疗中应当“早期,全程,适度”。中医越早越介入越好。在确诊肿瘤同时,乃至“癌前病变”,比如萎缩性胃炎、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等阶段,中医药就要介入。这一时间段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最高,也是医患都希望尽力延长的时间段,而这一时间段又恰恰是现代医学治疗手段最为缺乏的,基本以观察等待或者是增强免疫力治疗为主,但作用有限。不要等到癌症出现,无法耐受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或疾病进展了才想到中医药。早期的中医治疗,针对癌症患者的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可有效阻止癌前病变。

同时,要注意的是,如果仅将中医药理解为西医治疗后的辅助治疗的话,失去的不只是治疗时机,更是治疗目标的偏颇。中药的治疗应该在发现癌症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不管是不是早期,做没做过化疗,因为即便是早期,只要有癌症,已经说明你的身体失衡了,早期的癌症的失衡只不过比晚期癌症的失衡轻一点,但如果不做全身调整,这种失衡加重,癌症就会继续发展,直到进入晚期,因此,癌症治疗用中医药效果是非常好的,因为中医药是针对全身的,而癌症又是全身性疾病,同时,中医药治疗癌症,越早服用越好,即便是早期,即便没有做化疗。
总之,中医药可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肿瘤生长的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功能,平衡阴阳,激发人体自身正气,达到增强免疫力、祛除病邪、抑制肿瘤发展、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也可以以攻为主辨证治疗,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方式抑制肿瘤的生长。如与现代治疗手段配合治疗,还可以用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等治疗方式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瘤灶、延长生存期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