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中晚期中医如何应对?在哪些阶段介入最好呢?答案一次说清

关于中医治疗癌症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误区,有人都是等到病人的情况很差了才去看中医;还有些人认为中医重在调理,而不是治疗。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中医治疗肿瘤能发挥的作用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如果能早些介入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比如肝癌的患者,切掉一个病灶,很快又复发了,如果在切掉病灶没有复发之前进行中医治疗,效果就很好。在肿瘤没有复发转移时进行中医的治疗,可以减少肿瘤转移的机会。

癌症早中晚期中医如何应对?在哪些阶段介入最好呢?答案一次说清

对于早期患者,一般较好应对。患者整体身体状态许可,常应强调先以手术、放疗、化疗等措施为主。先求尽可能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消除可能的隐患。与此同时,中医药可积极配合,既能对这些创伤性治疗措施起到“减毒增效”之功,又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整其免疫力,积极防范复发与转移。前者着重于短线效果,调整免疫和防范复发转移则是着重于长期利益。

对于中晚期特别是晚期患者,短线治疗的目标为首先消解症状,改善或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尽可能控制癌症的进一步发展。能稳定下来就算上策;能稳定的同时,癌症明显缩小或有所消失,更是上上策;即便暂时不能稳定,但发展趋势明显减缓,也是值得庆幸的,再加一把力,很可能就稳定住了。而长线所追求的,当然是进一步控制或减缓癌症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我国有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接受过中医药治疗,都或多或少获得一定益处,这也是我国肿瘤患者的一个特色。那么,在疾病的什么时机采取中医药治疗效果最好呢?中医药治疗肿瘤要把握好三个阶段。

一是中医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预防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中医中药在治疗恶性肿瘤上有无法替代的优势,一旦确诊肿瘤,中医中药就应该参与治疗。现在尤为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两者“因人、因时、因地”有机结合,容易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可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特色的防治肿瘤之路。西医治疗的同时,联合中医药治疗,在减少手术和放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乏力、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和损伤方面,中医、中药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癌症早中晚期中医如何应对?在哪些阶段介入最好呢?答案一次说清

二是在全部完成西医的规范化治疗(早期肿瘤患者在手术和放化疗)之后,中医药介入。外科手术往往伤及患者气血,导致气血亏虚,抵抗力下降,不利于术后康复。而传统中医的食疗,有扶正培本、活血化瘀的作用,起到补液、补充营养的作用,帮助患者康复。恶心和呕吐是肿瘤放化疗过程中最常见不良反应,持续的呕吐可能会导致患者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受损、营养不良,甚至使患者抗拒化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效果。中医药可通过补益肝肾、兼调脾胃的方法,有效提高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修复治疗时造成的肝、肾等脏器损伤。中医药参与放化疗能够减轻患者的呕吐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癌症早中晚期中医如何应对?在哪些阶段介入最好呢?答案一次说清

三是肿瘤的晚期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目前,晚期肿瘤占恶性肿瘤的70%左右。这是因为肿瘤的早期阶段几乎没有症状,目前亦无简单的手段可以诊断出早期癌症,而相对而言,患者对癌症与某些疾病的内在联系也知之甚少。除此之外,有的患者属于边治疗边恶化类型的。有的肿瘤虽然已经发现并给予治疗,但由于其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即便是积极正确治疗也难以控制;还有个别的案例是治疗用药不当造成的恶化。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是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

晚期肿瘤的治疗应该重视传统医学的治疗作用,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会更好。中医药长于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资料表明,中医药可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抑制放化疗诱发新的肿瘤,在肿瘤晚期治疗中更有优势。

中医治疗肿瘤应该讲究规范化、个体化,既不要对中医中药抱有不切实际的治愈的幻想,也不要武断地舍弃中医药这把治疗肿瘤的“利器”,要充分发挥中医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和医养结合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走出治疗困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