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化疗,副作用越大越好吗?这个患者的误区,还要困扰你多久
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化疗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起到的效果、副作用程度都不一样,有的人化疗后反应很严重,还同时出现多种副作用;有的人就比较轻微;有的人可能都没有任何反应,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来看,化疗对某一些癌症作用是比较大的,如常见的淋巴瘤、血液病和一些生殖系统肿瘤。化疗对于一些化疗高敏感性的癌症,化疗手段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治疗绒癌、小细胞肺癌等实体肿瘤上,化疗效率可达到80%以上。但是在它明显的效果下,还有着明显的副作用,这一点是所有人都清楚的。化疗引起的常见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手足麻木、肝肾功能损害等等。
具体来说,伴随化疗而至的经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身体衰弱:出现无力、精神萎靡、出虚汗、嗜睡。2.免疫功能下降:化疗药物可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3.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红细胞、血色素下降等。4.消化障碍: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5.炎症反应:发热、头晕、头痛、口干、口舌生疮等。6.心脏毒性:患者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等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7.肾脏毒性:有些化疗药大剂量可引起肾功能损害而出现腰痛、肾区不适。
对于一些人来说,副作用会在治疗结束后慢慢消失,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副作用才会完全消失,有些人的副作用可能根本不会消失。如化疗会对心脏、肺脏、肾或生殖器官会造成长期损害。某些类型的化疗有时会引起延迟的效果,例如多年后可能出现的第二种癌症。

化疗反应越大,化疗效果就越好吗?这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其实,这种看法是大家的认识误区,化疗的副作用与疗效没有直接的关系,不是说化疗副作用越大,治疗效果就越好,也不是化疗没有副作用,治疗效果就不好。化疗的副作用与患者自身有关。不是每个患者化疗期间都会有副作用,也不是每个患者产生的副作用都一样。化疗的常见副作用有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等。有的患者可能会恶心、呕吐,有的患者可能会脱发、口腔溃疡等,副作用都是和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和自身差异有关的。
化疗副作用的大小,首先看的是个人的体质,有的患者体质比较好,对化疗药物的耐受程度比较高,出现的反应就比较小,有的也可能没有任何反应,有的人可能体质比较差,在化疗后,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副作用。
第二点就是药物种类,这是关系到化疗副作用严重程度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不同的药物化疗副反应侧重点是不同。有些化疗药物胃肠道反应非常大,比如顺铂,静滴2小时内就可能出现速发型胃肠道反应,除了胃肠道反应,顺铂耳毒性、肾毒性也很大,但顺铂作为广谱抗肿瘤化疗药物,对许多类型肿瘤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目前地位无法撼动。铂类药物中奥沙利铂胃肠道反应相对比较轻,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毒副作用相对少很多,但神经毒性比顺铂要强。
化疗副反应与药物剂量强度、疗程、用药方式也有一定关系。药物剂量大多是根据病人的体表面积计算的,但具体用多少还是有些差异,副反应也就可能不一样,还有用药时间越久副反应越明显。口服、灌注、介入等方式化疗毒副反应要较静脉化疗小一些。
化疗副反应也“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耐受性不同,有些病人晕车晕船,化疗时的胃肠道反应就要大一些,还有些病人心理状态不是很好,化疗前就开始恶心、呕吐。

在化疗的同时,采用中医药减轻化疗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中医治疗癌症不是从某一个肿瘤病灶入手,而是从患者整体着眼。中医采用辨证施治,根据不同情况,如气虚、肾虚、脾虚、肝胃不调等等,采用个体化的一些治疗方法。使用中医药治疗后,可以减轻化疗过程中带来的毒副作用,缓解患者病痛,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
在癌症的治疗中,有一些癌症患者的家属对于治疗肿瘤的认识不是很全面,觉得治疗的时候要么用中医的疗法,要么用西医的疗法。用中药的时候就不能用西药,在化疗的时候就不能用中医药的方法治疗。而且很多患者对此深信不疑。实际上完全不应该那么教条和古板。我们从临床实践中得到的结果恰巧是相反的。实践证明,在化疗的时候,如果配合中医药治疗,会让患者有一个比较好的收益。
化疗虽然对癌症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化疗,不能化疗的患者,一定不要强行化疗。现在癌症治疗通常是多学科的协同治疗,中医药治疗通过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力和消除化疗所引起的毒副反应三大环节,保障化疗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大大降低转肿瘤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