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出现水肿,这可不是小事情,不只是肾的事儿,要多了解
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除了疼痛、血栓、气喘、出血、呕吐、腹泻、头晕、皮疹等等之外,水肿也是一个常见症状。
水肿有哪些征兆呢?坐着,站着,或行走时,感到脚和小腿变大(肿胀);戒指戴手指头上时变得很紧;握拳时觉得紧;腹部(肚子)变大,肿起,膨胀;呼吸困难,尤其是躺下时;心跳加速或心悸(或者感到心跳快或不规则)。

恶性肿瘤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恶性肿瘤后期,病人常有恶液质表现,严重营养不良,贫血、低蛋自血症、维生素Bl缺乏等,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出血管进入组织间隙。
第二,恶性肿瘤造成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如心功能减退,静脉郁血,血液滞留,血浆渗出组织间隙,可造成水肿;肾功能减退,水液代谢障碍,水钠潴留,也造成水肿;肝硬化腹水,严重以后发展合并水肿。
局部水肿表现在身体某个部位的皮下组织、血管外组织间隙等,如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或卵巢癌淋巴清扫术后,双下肢水肿,或淋巴瘤引起下肢淋巴水肿,大都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血管淋巴管受了肿瘤的压迫,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障碍,在局部潴留,时间长了渗入皮下组织形成水肿。

第三,癌症患者营养不良也会造成的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营养障碍时血浆白蛋白降低就会出现水肿,最早出现在下肢,逐渐向上蔓延并遍及全身。浮肿前,先有营养不良、吸收障碍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癌病人本身营养消耗就大,体内蛋白质缺少就会引起浮肿。
还有医源性水肿,这主要是因为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或者用药后才出现的,比如常用的激素药,靶向药或部分降压药都会导致下肢水肿的发生,另外放疗照射盆腔,腹股沟或者下肢肿瘤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水肿情况。因为属于药源性,所以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一般出现后症状较轻时可以减轻药物剂量,严重时应停止治疗,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治疗。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水肿一症,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素问 水热穴论》篇指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晚期癌症患者若外邪入侵,饮食起居失常,或因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开合,终至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水液停滞,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晚期癌症患者之水肿,多以气虚,阳虚为本,湿、热为标,形成本虚标实,水液停聚,故水肿易反复,治疗固然重要,但适宜的调护也很关键,必须注意康复期的饮食,慎起居,勿劳累,注意气候变化,严防感冒导致呼吸道及咽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