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医上分这五种证型,自己看看符合哪一型

恶性胸腔积液指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累及胸膜或胸膜原发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膜腔积液。常见的病因有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原发胸膜肿瘤、卵巢癌、肉瘤、肝癌等,其中以肺癌最为多见。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出现胸腔积液,临床大多会出现相应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癌症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医上分这五种证型,自己看看符合哪一型

出现胸水,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胸闷,气短,心悸和呼吸困难。当然很多人都可能会误认为是呼吸道的疾病。其实,也有可能是胸腔积液的问题。有时候会造成病人体虚,大量出汗。一些时候因为这动作也可能会使病人感到十分的劳累和疲倦,有些时候也会造成每天都会感到不舒服,睡眠不足,怎么睡都不够。有时候病人也会出现心律不齐,心率快,还有血压下降的情况。也会重新贫血的状况,主要表现为意识不清醒,有时候会出现昏迷。

胸腔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虽胸廓起伏、膈肌上下摆动容积有一定的变化,但是随着胸腔积液量的增加,其胸膜腔空间越来越小,以至于压迫肺脏的扩张,造成呼吸幅度减小,病人发生胸闷、气短。而随着胸水的逐渐增多,随着肿瘤细胞逐步侵犯到胸壁,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胸痛。若转移瘤没有侵犯脏层胸膜(外层)胸疼的情况并不多,因为胸腔积液多意味着病情很晚,大多病人可能伴随有乏力、纳差、消瘦等情况。恶性胸腔积液多发生在一侧,或者没有病变的一侧积液量不多。

癌症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医上分这五种证型,自己看看符合哪一型

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以局部和全身治疗为主,包括穿刺引流减压、腔内注射药物、胸膜剥离手术、局部放疗、全身化疗等,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可靠,可明显提高生存质量。恶性胸腔积液属祖国医学“悬饮”范畴,而中医治疗“悬饮”历史悠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临床常以温阳益气、泻肺逐饮为主要治疗大法。

结合恶性胸腔积液中医症候特点,临床分型治疗如下:水饮停聚型:多为病程初期,正气未伤,表现为咳嗽、喘憋、气促不得卧,舌质淡或暗,苔白,脉滑或弦紧。此期多为疾病发现较早期,邪实正盛,直接给予攻坚逐水、泻肺平喘;痰饮瘀结型:多为病程中晚期,面色晦暗、咳嗽、咳痰不利、气短、胸痛、烦躁,舌质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细。此期多为病情进展恶化期,治疗相对棘手,积液或已包裹,因水饮积聚日久,胶着成痰,郁滞阻遏气机,血行不畅,可加强化痰、软坚、祛瘀药力。

癌症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医上分这五种证型,自己看看符合哪一型

还有脾肾阳虚型:病程中晚期,神疲畏寒、呼吸浅促、气喘、痰多、心悸、水肿、嗜睡,舌淡胖水滑,苔厚腻或黑苔,脉沉细。此型为病邪未除,正气已伤,或正虚邪盛,在逐利水饮时应避免药力峻猛及药性苦寒更伤阳气,用一些温通化饮之品;肺脾气虚型:见病程各期,平素体虚偏胖,多汗,气短明显,平卧受限,腹胀便干,或便溏,咳嗽频多、痰白易出,肢体肿硬,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细缓或细濡无力。此型患者体质禀赋不足,需特别重视扶正补虚;气阴两虚型:常在晚期多见,消瘦,低热,可伴有盗汗,咳嗽痰少,胸闷痛隐隐,舌红瘦薄,苔少而干,脉细微。临床治疗常难以奏效,但通过中医辨证予益气养阴、宣肺止咳之力,可使临床症状减缓。

中医治疗胸腔积液具有毒副作用小,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特点,尤其是对老弱病人特别是不能化疗的病人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目的是缓解由于胸腔积液所造成的各种临床症状并防止胸腔积液的再积聚,让患者能够有质量的长期生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