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热不退,是不是意味着正在发生转移呢?有一种要特殊注意
癌症患者的并发症有很多种,癌性发热是其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癌性发热的热程有长有短,特别是热程长的患者,除了忍受躯体上的痛苦,对心理上的影响也很大,患者会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癌症患者发热都有哪些原因呢?

1、普通感冒:肿瘤患者受到病毒、细菌或者霉菌感染时会引起身体的发热。本身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低下,容易患上一些感染性的疾病,在冬季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的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
2、癌性发热:恶性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又称为癌性发热。其致热机理包括: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激活白细胞释放致热原;因肿瘤生长迅速而缺血缺氧引起自身组织坏死,导致机体发热;肿瘤侵犯脑部或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中枢性发热;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源,部分肿瘤产生异位激素引起机体各种炎性反应。癌性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发热时轻时重,每天至少有一次超过37.8℃,一般不超过38.5℃,发热前无畏寒症状,查的血常规、血沉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对抗生素无效。
还有一种就是患者自觉内热,体面温度并不能测到升高,但患者内部火热,就想吃凉的东西,这种情况大部分是肿瘤体内广泛侵犯的表现。

3、药物热:癌症患者常常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药物,如博来霉素、干扰素、白介素、唑来膦酸等等,这类药物常见副作用就有发热。另外,使用一些血制品,比如输血,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也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停药后24小时内热会自行消退,嘱患者多饮水。
4、肿瘤相关的感染引起的发热:比如肺癌,肿瘤压迫、堵塞支气管管道,远端肺分泌物不能排出,形成阻塞性肺炎;留置的各种管道感染,若是静脉导管感染,发生菌血症,多有高热;若病人长期卧床,褥疮感染、尿道感染等也会引起发热。感染性问题使用抗生素应该有一定的效果,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如果是感染性发热或者药物热,就跟肿瘤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把细菌、病毒消灭或者治疗后停药换药,发热自然而然就好了。如果是癌性发热,上面也说了,当肿瘤细胞生长迅速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引发癌性发热,这个时候的发热就代表病情进展或转移。

癌性发热属于中医学“内伤发热”的范畴,中医对发热的辨证一般分为表热和里热,癌性发热多属里热证。病因多为气血亏虚、气虚阳浮、痰湿内蕴、气滞血瘀、阴精亏虚、热毒内蕴等。基本病机是癌毒蕴结,脏腑功能失调,以致血瘀日久生热;或痰湿蕴而化热;或气血亏虚,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或治疗失当,阴血亏虚,不能制火,阳气外越发热;或因热盛伤阴发热;或热毒内盛发热。常见辨证类型包括:气虚发热;毒热炽盛型;湿热内蕴型;肝气郁滞型;阴虚发热型。如果是晚期肿瘤有明显实质性肿块压迫以及骨转移,发热的话,并多伴恶液质状态,多为中医毒瘀互结型发热,治疗当偏重解毒化瘀,辅以益气养血。总之,对于癌性发热,一定要见病知源,抓住疾病本质,灵活处理,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同时,在患者发热的时候,要保证其充分休息,这样才能使得患者的体力得到保证和恢复。另外发热会引发一定的口腔感染,所以要做好护理措施和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护理方面,患者的衣服应该保持干燥,床上的用品也要及时更换清洗,以免患者出汗而加重病情。饮食方面,患者在发热的阶段适宜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注意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充足摄入。同时,还要做好水分的及时补充。
发热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免疫系统与病菌的对抗,更不能惶惶不可终日。治疗发热只有根据肿瘤患者体质的强弱,肿瘤的病理状况,发热热型等辨证分型论治,才能取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