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最爱往身体里这四个部位转移,日常要时刻关注,提高警惕
如果恶性肿瘤切除后不复发,不转移,那大家也不会谈癌色变,每年死亡的人数会大大减少。恶性肿瘤不同于其他疾病的地方就是会转移,这个特性使得许多癌症患者最终发展到晚期并丧失生命。
癌细胞的转移一般都会转移到特定的目的地,而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器官,也被称为“器官亲和性”。比如乳腺癌会容易转移到所属的淋巴结或肺和肝,前列腺癌会转移到骨、脊柱等;胃癌会转移到所属淋巴结,对胃壁造成侵犯,肺癌细胞还会转移到脑部。

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在临床中非常常见,有5种癌症发生复发转移的几率要大一些。首先是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是肺部癌症中生长速度最快、恶性程度较高的,而且特别容易发生转移,很多患者在早期发现就容易发生转移。第二是三阴乳腺癌。三阴乳腺癌的最大特点就是特别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到身体的其他组织,所以复发和转移的几率非常大,被称为“最难治的乳腺癌”。
第三是恶性淋巴瘤。淋巴瘤非常复杂,而且因为淋巴细胞遍布全身,所以完全治疗的难度很大,发生转移和复发的几率就非常大。第四是胰腺癌。胰腺癌症也是非常凶险的,它很难早期诊断,很多患者诊断出胰腺癌基本上就是到了晚期,即便做了手术,没有较好的后续治疗,患者生存期会很差。第五种是分期较晚的胃肠肿瘤。胃肠肿瘤较早期时,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极易疏漏或误诊,但是这种癌症的恶性程度又很高,所以很多患者在首诊时就已经伴有转移。
那么,癌细胞一旦转移,爱往身体的哪些部位转呢?癌症骨转移的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骨转移,随着病情的慢慢发展,通常不会悄无声息的,会有一些症状一个接着一个赶来。首先是疼痛,癌细胞在人体骨骼形成新的转移灶,在早期会使患者产生四肢乏力等不适症状,从轻微疼痛发展成持续性疼痛,甚至按压或碰撞都会加重痛感,尤其在晚上疼痛更为明显,也因此影响患者正常的睡眠。骨转移若发生在脊柱,会使颈椎活动受限并出现胸痛、胳膊痛等症状,骨转移若发生在腰椎或骶椎,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腰背痛甚至腿痛。
同时,会有压迫的症状。脊柱骨转移会损伤神经并出现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的症状,表现为感觉减退、根性神经痛、大小便失常,甚至有麻痹、瘫痪等问题。癌症骨转移还会容易引起贫血、乏力、食欲下降、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由于癌细胞不断地破坏人体骨骼,极易引发高血钙。后期患者因全身虚弱需长期卧床也会出现肺不张、血栓、压疮等症状。

癌症淋巴结转移也是很常见的,患者会表现出淋巴结肿大,但是跟炎症引起的不一样。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表现为颈部或者锁骨上窝出现,坚硬的肿大淋巴结,起初为单方,无疼痛的可被推动,很快会出现多个淋巴结,并侵及到周围的其他组织,此时有局部或者放射性的疼痛,晚期状况可能会发生坏死,以致溃疡,感染,甚至出血。
还有就是肝转移。癌细胞转移到肝脏时,也不是悄无声息的,有一些症状也要引起注意。在肝脏癌变时,很多人黄疸现象明显,这是肝脏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发出的信号。由于癌细胞肆虐,导致肝脏细胞受损,此时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增多,受到影响之后黄疸现象明显。而黄疸表现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身上的皮肤明显发黄、排出的尿液如茶色、眼睛巩膜发黄,这些可能都是肝脏癌变常见的信号。同时,还容易出现腹泻、肝区疼痛以及明显的体重下降的情况。
有一些癌症会发生肺转移。肺有帮助心脏行血的作用,而癌细胞又会随着气血的运行至肺脏,血供丰富,更容易“吸引”癌细胞停留。出现肺转移后,患者常有胸闷、胸背疼痛、呼吸困难、乏力、喘息、刺激性咳嗽、血痰等症状。

中医学对肿瘤的发生、转移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医学认为正气旺盛,气血充盈,人体的脏腑功能正常,机体处于平衡状态,不易患病。患病后如能进行积极治疗,使身体恢复平衡,便不易出现复发或转移。如果机体正虚,则病生传变,可促进肿瘤的发展、转移。另一方面,“余毒未清”是肿瘤转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肿瘤经手术、放疗化疗后,邪气虽渐消,但仍有癌毒蛰伏体内。中医学认为,癌毒具有性质隐缓,毒性猛烈,易于扩散,易耗正气,易致淤滞等特点,容易沿经脉、络脉、气血旁窜他处发生转移。概括起来讲,正气亏虚及邪气互结是造成或促进肿瘤转移的根本因素,因此,相应而言,“扶正固本”与“祛邪解毒”形成了中医抗肿瘤转移的重要方法。
对于复发转移的癌症患者,介入中医治疗的优势主要可以体现在:中药可以有效地扶正固本,提高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压制癌细胞的复发转移。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癌症患者应该定期检查,可以了解每个时间段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偏大或体质略差的患者,更适合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