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总想躺着,不爱动弹,是病情到了哪一步了?有一种挺可怕
大部分癌症患者经常都会出现身体疲劳、全身无力、没有精神、容易瞌睡、失眠健忘等症状。即使经过了长时间的休息,依然无法消除,筋疲力尽,总是想躺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属于癌因性疲乏。

与一般性疲乏相比,癌因性疲乏的特点是:发生快;程度重;能量消耗大;持续时间长;不可预知;通常不可缓解。一般性疲乏仅引起有限的能量消耗,故人们即使在极度疲乏时 ,也有能力来完成他们真正想做的事,而在癌因性疲乏时则不能完成。另一方面,癌因性疲乏不能通过睡眠和休息来缓解。
引起癌症患者疲劳是多方面的,癌症疾病本身就会引起疲劳,癌症会导致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引起疲劳,癌症会释放出细胞因子蛋白质,诱发身体疲劳,另外癌症也会增加对身体营养物质以及能量的需求,减弱了肌肉力量,对肾脏、肺部肝脏及心脏带来一定损伤,同时也改变身体上的激素分泌,最终诱发疲劳。
癌症患者本身体能下降是引起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患上癌症之后很多患者日常的活动量都会大大减少,这样一来就导致体能大大的下降,再加上体内的癌细胞不断的在威胁身体健康,引起身体疲劳。当身体出现疲劳感之后,患者就越来越不愿意活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通常人们会有一种错觉,认为多休息、不运动可以避免疲劳,但事实正好相反。肿瘤患者缺乏最基本的运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就会缺少兴奋感,肌肉也会变得虚弱,新陈代谢过程减慢,容易觉得疲劳。

癌症患者经常感觉到疲劳乏力,还可能是药物作用带来的影响。很多人需要利用化学药物治疗改善病情,而经过化疗身体也会有不适感,跟这项治疗手段的副作用有关,另外,通过放射治疗同样也会损伤正常的细胞,身体受到伤害会有不适感,受到影响身体就容易乏力。
慢性并且剧烈的疼痛也会增加疲劳感,癌症患者会因为疼痛而减少活动,影响了睡眠。同时诱发的抑郁以及消极心态等都会引起疲劳。癌症病人要保持乐观心态,说着简单,实际上病人难免存在悲观、失望、抑郁、愤怒、恐惧等不良情绪,也是疲乏的原因。
还有一种比较可怕,那就是恶液质。当癌症患者的病情快速进展时,由于癌细胞的过度分裂,失去控制,代谢过旺,往往会增加对人体营养物质、有机物的吞噬和消耗。一边是癌细胞疯狂掠夺营养物质,另一边是患者食欲下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久而久之,癌症患者就会出现极度消瘦、全身代谢改变,出现一种称之为癌症恶液质的并发症。

中医古籍中无癌因性疲乏一说,从疲劳乏力、失眠、肌肉酸痛、情志抑郁等临床症状来看,均符合古籍之“虚劳”表现,因此将其归属于“虚劳”的范畴。《金匮要略》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张景岳认为虚损病机总属五脏亏虚,阴阳失调,气血不足相兼致病。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肾的精气是脏腑气血阴阳之根本,癌症本身是长期消耗气血的过程,若久病及肾,会引起神疲乏力等症状。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统摄血液,在体合肉,主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癌症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手段,损伤脾肾,耗伤气血,脾胃失运,气血化生乏源,五脏生理功能皆受影响,脏腑亏虚日久,势必导致瘀毒的产生,引起疲倦乏力等症状。
与疼痛、恶心、呕吐这些一般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症状相比,乏力是癌症及癌症治疗相关的最痛苦的症状,与正常人的乏力相比,癌因性乏力程度更严重,更易使人情绪低落。由于癌因性疲乏机制不明,病机错综复杂,西医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对此,中医中药便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异病同治,采用补气活血、健脾和胃、疏肝理气、降逆止呕、活血化瘀、解毒抗癌等方法的合理组合,根据患者临床特点不同,辨证选方用药,在杀灭癌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解决癌症病人疲乏的症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