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持续消瘦,会影响生存期吗?这个常见现象,后果难以预料

​癌症属于一种消耗性疾病,癌细胞生长与繁殖可耗费大量的营养和能量,最终使人消瘦。比如原发性肝癌,除了肝区疼痛、腹胀、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等,也会出现进行性消瘦,另外,胃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腹腔进行性增长的恶性肿瘤等,也会出现进行性消瘦。

癌症患者持续消瘦,会影响生存期吗?这个常见现象,后果难以预料

大家也要认识到,癌症无疑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大约1/5的病人最终因营养不良而死亡。肿瘤代谢方式不同于其他组织,主要是无氧酵解,肿瘤本身消耗较少的能量而要疯狂地增殖、扩张,这就消耗了全身的脂肪、肌肉,消瘦也就难免了。早期肿瘤的体积小、数目少,消瘦多不明显,越晚情况越不好。营养不良风险在消化道肿瘤中最为明显,食物补充跟不上。比如胃癌病人,早一些肿瘤就可能有胃痛、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人吃饭就不太好,如果手术切除部分胃、或全胃,饮食影响避免不了。

此外,癌症病人发展到晚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如消化道癌症病人引起的慢性出血,癌组织如果坏死,破坏血管,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造成病人消瘦和贫血。

同时,癌症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不幸患癌会对癌症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压力和损伤,癌症患者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往往也会影响到食欲,即使吃进去的食物也无法进行好好地消化吸收,所以会出现体重下降的症状。而且负面情绪还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对癌症患者的后续治疗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

癌症患者持续消瘦,会影响生存期吗?这个常见现象,后果难以预料

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一个正常的体重非常重要,癌症病人消瘦意味着营养不良,脂肪和肌肉消耗会导致脏器功能降低,比如心肌功能受损;病人乏力、不想动甚至抑郁,这是营养不良造成的心理影响;细胞水平上,营养不良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对癌症战斗力减弱。

患者持续消瘦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体力状态的下降往往会导致患者减少体力活动和社交活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体重下降的手术患者术后可能切口的愈合速度减慢,增加手术并发症。体重的下降,脂肪和骨骼肌的消耗,会造成呼吸肌功能的降低,导致坠积性肺炎和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引起死亡。骨骼肌消耗的同时,肝脏却要大量合成蛋白,这就势必要消耗大量的原料——氨基酸,进一步导致骨骼肌的消耗。​

癌症患者持续消瘦,会影响生存期吗?这个常见现象,后果难以预料

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的患者,机体对化疗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产生障碍,导致化疗药物毒性增加,机体耐受能力下降,引发多种副作用,抗肿瘤效果受到影响。如果出现恶液质的患者,不及时治疗的话,总体来说生存时间较短。

如果体重持续下降,并且没有做出积极的改变,患者极有可能出现恶液质,加速患者的死亡。持续的消瘦不仅严重影响了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对于这种情况,中医上是有比较好的办法的。中医药在肿瘤康复中的作用不单是一种扶正,一种强化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脏腑气血功能的梳理,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人体内部的一种全新的平衡状态,从而改变患者体内癌细胞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患者重新恢复正气,通过抗肿瘤治疗和增加患者的食欲,让患者体重上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