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术切得越多越好?切得越多越不容易复发吗?事实并不是如此
在平时接触的癌症患者中,很多患者都是通过手术治疗,将癌症病灶切除,但是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癌细胞又卷土重来,又出现了癌症复发。一些患者也有一个疑问,当时是不是多切一点就好了,手术切得越多越好吗?

手术需要切除范围多大的正常组织?这个并没有定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一种癌症的生物学行为不一样,发生周围浸润的程度不一样。在临床上面,是根据临床经验,根据既往的病理结果,来判断应该切多少。
对于乳腺癌,一般认为只需要切除肿瘤团块周围0.5厘米至1厘米的乳腺组织,就可以保证90%以上的患者,切缘是阴性的,没有癌细胞。而对于结肠癌,为了达到根治的效果,一般至少需要切除距离肿瘤两端5厘米的正常肠管,因为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结肠癌细胞很少浸润超过5厘米,5厘米可以保证绝大部分的患者切缘阴性。

有些患者会说,那医生可不可以多切一点,这样就可以保证切缘呈阴性了。从理论上说是这样的,但是不能切得太多,以乳腺癌为例,如果你要做保乳手术,切得太多,那么乳房的外形就会受到影响,保乳的效果就不好了。同时,有时手术范围越大,并发症也会越多,死亡率相对增加。肿瘤手术应该以彻底切除肿瘤和应该清除的淋巴结为治疗原则,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切除的范围越大,清除的淋巴结越广越好、超出范围的扩大手术,有时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反而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导致非常不好的后果。
手术创伤还会影响到病人的饮食、心情、体力状态等,也就会影响到病人的免疫力,大家也都知道,免疫力是对抗癌细胞最好的“药物”,免疫力降低也就会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
手术固然是治疗肿瘤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手术时机、手术范围应该规范化,联合其它治疗手段综合治疗,病人才可能最大受益!
同时,虽然手术是癌症治疗比较好的方式,但仍有一些患者是不宜进行手术的。比如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免疫力低,却坚持手术,反而会加大危险性。像一些处于癌症晚期,有恶病质、严重贫血、脱水及营养代谢严重紊乱等情况,且无法在短期内纠正或改善的患者都不宜进行手术。另外,如果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等疾病,或有高热、严重传染病等,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不建议盲目坚持手术。癌症发生全身广泛转移后,手术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当然,需要明白的一点是:癌症患者不能做手术并不等于放弃治疗,部分晚期癌症,尽管就诊时不能施以手术治疗,但经过其他治疗后,也能使病情缓解,实现长期生存的目的。

治疗癌症的关键在于改善身体内环境,切断癌细胞适宜生存的土壤,真正强调在维护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控制癌瘤病灶,才能达到长期生存。肿瘤患者手术后进入康复期,可服用中医药扶正祛邪,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抵抗肿瘤的复发转移,使一些有残存肿瘤病灶的患者,仍旧可以长期生存,有好的生活质量。中医在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最突出的优势是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免疫系统很好地恢复。患者术后接受中医中药治疗,运用中医的方法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改善体内环境,破坏癌细胞生存、分裂、增殖的条件,从而保证机体的长治久安。
癌症治疗离不开多学科配合,也就是要综合治疗。治疗癌症是一场全方位的全面战役,除了少数情况下单一治疗手段就可以达到目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使用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绝不是将各种治疗手段进行简单的叠加使用或轮流使用,不是各个学科同时进行治疗或轮流进行治疗,不是治疗手段越多越好,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些治疗手段,多个治疗手段多个学科怎样进行有效的配合,这个很关键。总之,一切是以患者为出发点,只要能够帮助患者走向康复,那么治疗就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