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治疗后,为什么总是病怏怏的?这是常态吗?老中医告诉你
癌症患者手术,放化疗后,由于五脏六腑功能被打击,气血生成不足,乏力困倦无处不在。即便是不做手术、不做放化疗的癌症患者随着癌细胞的生长,消耗机体正能量,导致虚弱乏力,更是时常有之。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并无消瘦乏力的症状,治疗后却变得体虚易感染,这是为什么呢?这正常吗?

首先是肿瘤本身。肿瘤细胞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患者活动量减少,体能下降,是患者感觉到疲乏无力的因素之一,同时这种疲乏反过来又导致患者活动量的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还有就是手术和放化疗导致的。癌症手术属于一个较为大型的手术,手术直接切除了病灶部位及其浸润的部分组织脏器,加之手术需要动刀,术后机体需要加大量的能量帮助伤口的愈合,故而患者多有虚弱的表现,若术后调理得当,一般能快速康复。放疗所用的为放射线,长时间的放射线照射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功能紊乱和失调,出现食欲下降,身体衰弱等表现;而化疗所用药物为细胞毒药物,其在起到疗效同时也对正常细胞造成影响,对比放射治疗造成的局部骨髓抑制,化疗可造成全身的骨髓抑制,使得患者出现免疫功能降低,而引发患者衰弱易受感染等症状。
营养不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癌症患者进食量减少,出现营养不良及体重的下降,水及电解质的失衡,营养问题是肿瘤患者疲乏的一个常见因素。除此之外,大部分癌症患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都有程度不同的贫血,红细胞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各脏器缺血缺氧引起患者体虚乏力。

再有就是疼痛。疼痛也是导致体虚乏力的一个常见因素。肿瘤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很高,超过 50% 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接近70-80%伴随疼痛症状。
还有就是乳酸堆积。肿瘤组织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获取能量,葡萄糖的利用率上升,乳酸生成增加。正常人乳酸循环占葡萄糖转换的20%,而肿瘤患者的乳酸循环增加至50%,乳酸的堆积易导致患者乏力。

随着治疗手段与治疗观念的改变,医生及患者的关注点已不单纯局限于生存期,更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癌因性疲乏体虚因此愈发得到了医患的共同关注。癌因性疲乏体虚非常符合中医理论中"虚劳"的表现。体虚作为癌症患者中最为痛苦的高发生率症状,受癌症本身、癌症治疗及一系列相关因素影响,常伴随包括饮食、睡眠、二便、活动、精神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症状。中医药在治疗癌因性疲乏体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疲乏及整体生活状况都有显著疗效。疲乏的原因是气血不足、正气亏虚、五脏虚弱。针对疲乏,要补气、补血、补养五脏。中医在这方面有很多解决方法。通过中医药的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手术、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食欲,治疗癌痛,改善患者身体疲劳乏力的症状,让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