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怎么知道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
癌症治疗,大多对病人身体损伤比较大,同时花钱也比较多,经历了这么多,从经济的角度需要好的回报,对于生命而言若治疗效果不好就可能受到威胁。那么,癌症治疗的效果咋样?是病人、医生都想知道的事情,如何评价呢?

首先就是症状。这个是病人自身感觉最显著的地方,如果治疗有效,原有的症状会有所缓解和消失。伴有疼痛的病人治疗有效的话,疼痛会有所改善。无法手术的肺癌病人如果中医药治疗有效,咳嗽、痰中带血及气喘症状会减轻。此外,患者的体重、胃口和精神状态也是评判效果之一,体重增加、胃口好转、排便正常、精神状态好转,说明治疗起到了作用。所以,每次中医医生都会仔细询问病人的情况,包括吃喝拉撒,都要记录在病历中。
还有就是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肿瘤中医药治疗评估疗效的依据。包括CT、磁共振以及PET-CT,淋巴瘤病人使用PET-CT评估疗效最合适,而其他实体瘤患者使用普通CT复查就足够了。影像学检查如证实肿块缩小或消失,原有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减少等,这都提示着治疗有效,癌细胞在减少。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自身的物质,或代谢、或机体应激反应产生的物质,与肿瘤大小、多少存在一定的正向相关性。肿瘤标志物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特异性、敏感性,一种癌症可能有几种标志物变化,一种标志物也可能是几种癌症引起的,同时正常结果不能排除癌症,异常升高也不能判断癌症。因此,肿瘤标志物在癌症诊断方面的意义仅仅是辅助,但若与肿瘤存在相关性,其判断治疗有效性及监测复发的作用就比较大了!比如与肠癌相关性比较密切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术前水平很高,若手术后很快降低、或低至正常范围就能证明治疗的有效性,多在术后两三个月内的变化。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方式来共同判断。

中医药可以促进肿瘤患者的康复。在不同治疗阶段,中医药发挥不同的作用,或以扶正为主,或以祛邪为主,通过调和脏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应用中药治疗,一是可以治疗手术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增强各种治疗效果;二是中药本身具有抗癌扶正作用,可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控制肿瘤的生长,防止复发和转移;三是中药可以解决疾病所产生的诸多症状,有些症状采用西药效果不理想,如疲乏、口干、口苦、纳呆、多汗、失眠多梦等等,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疗效。运用中医药把肿瘤复发转移消灭在萌芽阶段,不仅可提高治愈率,还能防止其恶变,延长生存期。